大學念物理治療系,並不是真的有興趣,


因為當時的個性太內向害羞


怎樣都不可能想像自己必須跟每個病人當朋友,甚至是當他們的老師。


 


會選這個系,單純就是聯考分數預測會落在那個範圍,


在那個範圍內,我選擇了跟我當時最好的朋友"蔡小旻"同一所學校,那就只有這個系了。


 


沒想到到醫院上班之後還頗得心應手,臉皮和專業都有一點一點變厚


但是有時候還是會深感挫折,尤其是面對某些不可能會好轉的疾病。


 


有時候我會想,如果我是賣雞排的,客人給我錢,我就給他雞排,銀貨兩訖!


但是病人來做治療,某些情況下,連我都不知道自己可以給他什麼東西。


或許病患持續來做幾個月的治療會有改善,或許只能安慰病人做復健讓病情不會太過惡化就好,


然而有時候自己還是會心虛。


 


頸椎損傷三年做復健三年的老病患,常常問我他什麼時候才會走,


其實他已經復原到最大的程度,他還能活下來已經算是一個奇蹟,


但是他還是奢望可以像正常人一樣走路,


所以他常常要求我和他的外勞一起架著他練走路。


 


我帶著慈悲的面具,其實是沒膽告訴他這是沒意義的行為。


只要他的張力一來,就算我跟他的看護架著他,都有一起被他拖垮的危險,


事實上他真的不應該練習走路,不應該為了訓練殘存的肌肉而犧牲他可以擁有的功能。


 


訓練滿一個月,住院期滿,他和看護離開了,


我以為他們會再繼續尋找可以住院的醫院,


幾個月後又看到他們,他們卻說沒有再做復健了,


只是拿湯匙輔具來給職能治療師修理,順便申請電動輪椅。


 


有了適當的輪椅和輔具,他還是可以擁有不錯的生活品質,


至少比在醫院抱著不切實際的希望浪費時間做復健好多了。


 


不管是誰扮黑臉告訴他這個事實,敢這樣打破病患希望的人是個真正的英雄,


傷殘是很可憐沒錯,但是也有人活得十分自在,唯有接受殘缺的自己。


[有時候我們會怨天尤人,大罵命運之神,但是到最後還是要接受一切]


(ps:班傑明的奇幻之旅)


 


孩子昏迷三年多的媽媽,看到孩子的診斷證明上寫著[永久性植物人]


還會發火、還會崩潰,只要有人問她的孩子怎麼了,她就哭,


雖然母愛是天性,但這絕對不是健康的心理,


這位慈母更因此放棄當好另外一個孩子的媽媽的角色或是好好為自己而活。


 


旁人總會體諒她,總是要求好心關切的人閉嘴或離開,


更讓她長久陷在自憐的窘境,這樣對她和孩子來說真的好嗎?


 


周大觀說:「我還有一隻腳!」雖然最後他連命都沒有了,


但是他的樂觀在他生命的最後無限拓展他的世界,讓所有人都記得他,


更不要說有多少人因為他而勇敢。


 


我曾問過朋友一個問題,問他為人父是否會擔心孩子的人生並不順遂,


他說他不會擔心太多,不管這輩子怎麼走,都是獨一無二的經歷,


要是她沒有錢,她可以用沒錢的方式來體驗人生,


要是她生病受傷有殘缺,她也可以用不完美的身體來體驗人生,


這樣的一生,不見得不充實精彩!


他所能給她的,就是教導她面對挫折的智慧和尋求解決方法的能力。


 


我很感動,因為他給女兒一輩子受用不盡的寶藏,勝過金山銀山。


 


----


我哭我沒有鞋,直到我看到有人沒有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owling103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